Deinagkistrodon acutus
NAME
Dein-agkistrodon指的是尖吻蝮屬,agkistrodon變型自希臘字首ancistro,
其意指鉤(hook)或者齒(tooth),用來描述毒牙(fang),而過去百步蛇屬於agkistrodon屬的一員
後來才被區分出來為單型屬-尖吻蝮Deinagkistrodon
DISTRIBUTION
海拔一千公尺以下開墾地、次生林,由於過去高度獵捕壓力,
目前北部些許山區、東部、南部較為常見。
除了台灣外,也分布於中國南方(廣東、福建、湖南湖北、安徽、浙江),以及越北、寮國地區
HABITAT
常見於森林底層較開闊的區域,林相為次生林或者混和林,且推測較喜潮濕的環境
及氣候,也常於溪谷附近健行登山時相遇。
BEHAVIOR
獵食行為,為攻擊釋放追蹤(strike-release-trail),採伏擊(ambush)策略
伏擊時常盤成繞圈狀等待獵物經過,對光線熱度較為敏感。
禦敵行為(Defense),成繞圈狀且抬起頸部,受到高度威脅刺激時,會有甩尾的行為。
取暖行為(basking),呈繞圈狀或長條狀。
繁殖時,根據文獻記載有護卵行為,雌體會在卵上,保護其子代直至孵化。
MORPHOLOGY
蝮蛇科,具有管牙的構造,上頷演化出可以轉動的關節,能夠在張口時讓毒牙彈出
閉口時則收於牙鞘中,因此毒牙相較於蝙蝠蛇科(Elapidae)能夠生長得更長,讓毒液注
入獵物或敵人身體更深。
伏擊型蛇類,因此身體粗短肥大,體長最大可達150cm,鱗片上有稜脊。
PREY
小型哺乳類、鳥類、蛙類為主,老鼠、蟾蜍等,幼體推測應以蛙類為主
FIELD EXPERIENCE
大學至2009,最一年內曾找到11條(2008年內),總共遇過幼體(juvenile)四次,經常於雨後或雨中遇見 推測喜歡高濕度的環境,另外耐冷度似乎和龜殼花相似,能在較冷的情況下遇見(17度左右),像是寒流剛來前幾天時,可能由於微棲地溫度變異較小,因此還是有足夠的溫度提升體溫,達到活動溫度。
根據個人2005-2009針對百步蛇持續性的觀察記錄,出現月份最早紀錄為3/15(2009),最晚記錄為11/25(2006),通常為第一波鋒面寒流來臨之前,而寒流來臨後,往往野外發現機率較小,但若日夜溫差大時,仍有機會出現。
而野外的發現環境除了森林底層、山坡外,筆者也偶於登山過程經過溪谷小徑時發現,可能因為溪谷溼度較高,時間為上午,容易在岩石上及路徑上發現,通常繞成圓型狀不動,推測是取暖行為。
活動時間方面,主要都是在夜晚發現,但是白天個人也有發現經驗,關於活動模式目前沒有詳細研究資料,因此百步蛇的活動模式及棲地利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,也是筆者目前要
進行的研究課題。
行為方面,在野外遇到時,成體通常對刺激反應較緩慢,不敏感,不輕易攻擊(strike),但有禦敵姿勢,會將頸部微微抬離身體,呈S型,身體部分則呈繞圈狀(coiling),若受到強烈刺激
超出忍受範圍時,則整個身體會成S狀,強烈的甩尾,並且頻頻有攻擊行為
幼體部分,相較於成體更為敏感,受到刺激時,會甩尾,並有強烈攻擊行為。
幼體尾部呈現淡黃色,推測功能與美洲的蝮屬(agkistrodon)蛇類相似,
可用來引誘蛙類,並獵食。
Defence Behavior
頸部成S型,身體繞圈狀
Defence Behavior
頸部抬離身體
Difference of face
側面不同的鱗片有不同的斑紋(右邊為斑點較多的個體)
Adult
體色較褐色的個體
Adult
體色較黑的個體
Juvenile
尾部呈現淡黃色,與成體明顯不同
Juvenile face
吻部(horn)較成體尖,體色呈現較淺且分明的顏色
Scale
稜脊較弱,典型的三角型斑紋
稜脊:指鱗片中間的龍骨狀突起
Scale
稜脊較強的個體
Juvenile Tail & Scale
幼體的體色淡而明顯,稜脊也很弱,高橋精一的《日本蛇類大觀》裡將百步蛇幼體畫的很漂亮
Adult Tail & Scal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記:
百步蛇,對我而言實在是很特別的一種蛇類,從第一次遇見就被牠深深吸引住了
到了現在研究所便決定要了解牠的所有一切,而投入關於牠的研究,在大學跑野
外與牠相遇的過程中,漸漸可以體會為什麼過去排灣族及魯凱族的人會將牠們視
作信仰的中心;心目中的「神」,除了代代相傳避免族人玩弄而遭咬傷生命危險
外,牠那沉穩的姿態,美麗的花紋,不輕易攻擊的習性,讓人多幾了分恐懼外的
尊敬。
然而,這麼美麗又在台灣原住民文化中占了重要地位象徵的動物,卻在60-80年代
間,因為台灣的山產文化,迷信越毒的蛇越補的情況下,一度面臨瀕臨絕種,直到
1989年,臺灣野生動物保育法實施,被列為「瀕臨絕種保育類」才開始漸漸減少,
實在令人痛心。
記得在大學歷史系時,有次臺灣史的踏查去造訪東部魯凱族的大南部落,聽著長老
說著他們過去由西部霧台過來及百步蛇的故事,說著在路上遇見百步蛇時,對牠們
說話,請牠們讓路的故事,以及部落中只有貴族才能使用那三角型圖騰的故事,又
或者那遙遠的迷霧中,神聖的巴油池與森林裡,巴冷公主與百步蛇神相愛的排灣族
故事,而我靜靜地聽著。
如今,在西部排灣族及魯凱族的部落,百步蛇已經很少見了,看著近年來推動的社
區營造,復興原住民文化的活動越來越盛,社區處處可見美麗的三角型圖騰,關於
百步蛇的相關藝術工藝品也不斷出現,然而,文化靈感的來源,卻已經少見於山林
。
去年,野保法重新修訂,百步蛇從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降為二級保育類,似乎是個喜
訊,背後意味著百步蛇的瀕危程度在某種評估制度下是下降的,而漸漸提升生態意識
及山產文化的式微也有正面的幫助,但仍不可掉以輕心,近年交通網路逐漸發達,許
多過去缺乏資訊的地區,目前都有相當的資料,也許多少降低稀釋了其瀕危程度,然
而,們可以看到的,西部及北部許多淺山地區,並沒有因這幾年來的保育,而有明顯
回復的情況,是我們應該要警惕的。
消失的動物不見得能夠回來,一個地區的族群減少到特定程度,便有自我滅絕的危險
,在生態學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,也許百步蛇仍不到如此地步,但牠於生態文化上的重
要性,值得我們思考並未雨綢繆。
NAME
Dein-agkistrodon指的是尖吻蝮屬,agkistrodon變型自希臘字首ancistro,
其意指鉤(hook)或者齒(tooth),用來描述毒牙(fang),而過去百步蛇屬於agkistrodon屬的一員
後來才被區分出來為單型屬-尖吻蝮Deinagkistrodon
DISTRIBUTION
海拔一千公尺以下開墾地、次生林,由於過去高度獵捕壓力,
目前北部些許山區、東部、南部較為常見。
除了台灣外,也分布於中國南方(廣東、福建、湖南湖北、安徽、浙江),以及越北、寮國地區
HABITAT
常見於森林底層較開闊的區域,林相為次生林或者混和林,且推測較喜潮濕的環境
及氣候,也常於溪谷附近健行登山時相遇。
BEHAVIOR
獵食行為,為攻擊釋放追蹤(strike-release-trail),採伏擊(ambush)策略
伏擊時常盤成繞圈狀等待獵物經過,對光線熱度較為敏感。
禦敵行為(Defense),成繞圈狀且抬起頸部,受到高度威脅刺激時,會有甩尾的行為。
取暖行為(basking),呈繞圈狀或長條狀。
繁殖時,根據文獻記載有護卵行為,雌體會在卵上,保護其子代直至孵化。
MORPHOLOGY
蝮蛇科,具有管牙的構造,上頷演化出可以轉動的關節,能夠在張口時讓毒牙彈出
閉口時則收於牙鞘中,因此毒牙相較於蝙蝠蛇科(Elapidae)能夠生長得更長,讓毒液注
入獵物或敵人身體更深。
伏擊型蛇類,因此身體粗短肥大,體長最大可達150cm,鱗片上有稜脊。
PREY
小型哺乳類、鳥類、蛙類為主,老鼠、蟾蜍等,幼體推測應以蛙類為主
FIELD EXPERIENCE
大學至2009,最一年內曾找到11條(2008年內),總共遇過幼體(juvenile)四次,經常於雨後或雨中遇見 推測喜歡高濕度的環境,另外耐冷度似乎和龜殼花相似,能在較冷的情況下遇見(17度左右),像是寒流剛來前幾天時,可能由於微棲地溫度變異較小,因此還是有足夠的溫度提升體溫,達到活動溫度。
根據個人2005-2009針對百步蛇持續性的觀察記錄,出現月份最早紀錄為3/15(2009),最晚記錄為11/25(2006),通常為第一波鋒面寒流來臨之前,而寒流來臨後,往往野外發現機率較小,但若日夜溫差大時,仍有機會出現。
而野外的發現環境除了森林底層、山坡外,筆者也偶於登山過程經過溪谷小徑時發現,可能因為溪谷溼度較高,時間為上午,容易在岩石上及路徑上發現,通常繞成圓型狀不動,推測是取暖行為。
活動時間方面,主要都是在夜晚發現,但是白天個人也有發現經驗,關於活動模式目前沒有詳細研究資料,因此百步蛇的活動模式及棲地利用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,也是筆者目前要
進行的研究課題。
行為方面,在野外遇到時,成體通常對刺激反應較緩慢,不敏感,不輕易攻擊(strike),但有禦敵姿勢,會將頸部微微抬離身體,呈S型,身體部分則呈繞圈狀(coiling),若受到強烈刺激
超出忍受範圍時,則整個身體會成S狀,強烈的甩尾,並且頻頻有攻擊行為
幼體部分,相較於成體更為敏感,受到刺激時,會甩尾,並有強烈攻擊行為。
幼體尾部呈現淡黃色,推測功能與美洲的蝮屬(agkistrodon)蛇類相似,
可用來引誘蛙類,並獵食。
Defence Behavior
頸部成S型,身體繞圈狀
Defence Behavior
頸部抬離身體
Difference of face
側面不同的鱗片有不同的斑紋(右邊為斑點較多的個體)
Adult
體色較褐色的個體
Adult
體色較黑的個體
Juvenile
尾部呈現淡黃色,與成體明顯不同
Juvenile face
吻部(horn)較成體尖,體色呈現較淺且分明的顏色
Scale
稜脊較弱,典型的三角型斑紋
稜脊:指鱗片中間的龍骨狀突起
Scale
稜脊較強的個體
Juvenile Tail & Scale
幼體的體色淡而明顯,稜脊也很弱,高橋精一的《日本蛇類大觀》裡將百步蛇幼體畫的很漂亮
Adult Tail & Scal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後記:
百步蛇,對我而言實在是很特別的一種蛇類,從第一次遇見就被牠深深吸引住了
到了現在研究所便決定要了解牠的所有一切,而投入關於牠的研究,在大學跑野
外與牠相遇的過程中,漸漸可以體會為什麼過去排灣族及魯凱族的人會將牠們視
作信仰的中心;心目中的「神」,除了代代相傳避免族人玩弄而遭咬傷生命危險
外,牠那沉穩的姿態,美麗的花紋,不輕易攻擊的習性,讓人多幾了分恐懼外的
尊敬。
然而,這麼美麗又在台灣原住民文化中占了重要地位象徵的動物,卻在60-80年代
間,因為台灣的山產文化,迷信越毒的蛇越補的情況下,一度面臨瀕臨絕種,直到
1989年,臺灣野生動物保育法實施,被列為「瀕臨絕種保育類」才開始漸漸減少,
實在令人痛心。
記得在大學歷史系時,有次臺灣史的踏查去造訪東部魯凱族的大南部落,聽著長老
說著他們過去由西部霧台過來及百步蛇的故事,說著在路上遇見百步蛇時,對牠們
說話,請牠們讓路的故事,以及部落中只有貴族才能使用那三角型圖騰的故事,又
或者那遙遠的迷霧中,神聖的巴油池與森林裡,巴冷公主與百步蛇神相愛的排灣族
故事,而我靜靜地聽著。
如今,在西部排灣族及魯凱族的部落,百步蛇已經很少見了,看著近年來推動的社
區營造,復興原住民文化的活動越來越盛,社區處處可見美麗的三角型圖騰,關於
百步蛇的相關藝術工藝品也不斷出現,然而,文化靈感的來源,卻已經少見於山林
。
去年,野保法重新修訂,百步蛇從瀕臨絕種一級保育類降為二級保育類,似乎是個喜
訊,背後意味著百步蛇的瀕危程度在某種評估制度下是下降的,而漸漸提升生態意識
及山產文化的式微也有正面的幫助,但仍不可掉以輕心,近年交通網路逐漸發達,許
多過去缺乏資訊的地區,目前都有相當的資料,也許多少降低稀釋了其瀕危程度,然
而,們可以看到的,西部及北部許多淺山地區,並沒有因這幾年來的保育,而有明顯
回復的情況,是我們應該要警惕的。
消失的動物不見得能夠回來,一個地區的族群減少到特定程度,便有自我滅絕的危險
,在生態學上有許多這樣的例子,也許百步蛇仍不到如此地步,但牠於生態文化上的重
要性,值得我們思考並未雨綢繆。
2 則留言:
多年前,在中寮山的路上,我也看到一條百步蛇..但我,因為不了解..好怕啊!希望以後有機會與你一起去認識他~
中寮山也有阿!我回高雄後有去查過鳥會的記錄,有看到百步蛇的記錄,就一直很期待能在那裡遇到呢!有機會可以一起去晃晃 :)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