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26日 星期五

磯鷸的體溫


磯鷸的體溫

鋒面來臨的寒風細雨中,磯鷸身體溫暖又脆弱,只有我手掌的大小,好像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一顆冰冷灰白的鵝卵石,就像旁邊那隻不幸的小環頸鴴一樣,眼睛從此失去光芒。

將牠從網上解下來時,手指沾到不少血跡,想必是困在網上好一陣子了,細小的尼龍網目已經隨著掙扎越纏越緊,在翅膀上割出傷口,一釋放,牠顧不得我就在旁邊,立刻在面前的淺溪水中啜飲,喝了好幾口才踉蹌地離開。

磯鷸是冬候鳥,夏天在西伯利亞、北海道等高緯度地區繁殖,冬天嚴寒到來前,便遷移數千公里至低緯度地區度冬,台灣是牠們其中一個度冬地,因此現在看到的磯鷸沒有一隻不是通過了長途飛行危險的考驗後,抵達的佼佼者,但很不幸的,若今天我沒有將牠解下,牠的旅程也就到此為止,再也沒有機會回到原來的出生地。

磯鷸不是特例。今年冬天也解下了好幾種候鳥、留鳥,沒解下的卻更多更多。

鳥網橫亙在美崙溪上,就這樣橫越過溪面,一座接著一座,稍微遠一點就隱形在背景之中,隱藏在花蓮看似美好的山景裡,當遊客開心地大啖當地的風味餐時,可知道有多少就是這道隱形鳥網所攔下的掙扎魂魄。

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

台灣長鬃山羊 Naemorhedus swinhoei (Taiwan Serow)


霧雨中,台灣長鬃山羊的眼神是昨天在西林林道上最美的驚喜。

常常攀登百岳的人肯定對台灣長鬃山羊不陌生,倒不是因為容易目擊,事實上台灣的野生哺乳類在長年的棲地破壞、非法盜獵的情況下,都相當懼人,加之習性隱蔽、山林地形複雜,如今能夠一睹面目的人已不多,那為何百岳登山者不陌生呢?雖然少有目擊,但牠們的排遺(也就是糞便)卻無處不在,尤其是喜愛攀爬絕壁斷崖者,更是常走在牠們的廁所之上。

記得十年前第一次攀登雪山聖稜線時,走過素密達斷崖、品田斷崖、大霸尖山時,每越過一個困難地形,長鬃山羊的便便就總是會出現,讓第一次攀登百岳的我驚奇不已,幾乎全世界山羊都擅長攀登絕壁,長鬃山羊也是其中的佼佼者,牠們偶蹄跟一般的鹿科不同,兩趾較為分開有點像我們的腳指般可以隨意控制,可以輕易抓緊裸露的石頭,除此之外,若把山羊的蹄趾翻過來看底部,會發現牠們的蹄包覆一層硬盤狀的角質,在輪廓邊緣有些微凸起,這就是牠們最厲害的登山鞋,搭配外張的趾能夠有效的增加摩擦力,因此可以縱橫峭壁,幾乎無所不利。